迎來全省首家,看嘉興如何煉就“氫”功?
近日,浙江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建設名單公布,全省5家上榜,其中一家是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牽頭的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這也是浙江省唯一的省級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
那么,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什么來頭,為何落地嘉興?將給嘉興帶來什么?嘉興又將如何發力?
(一)
浙華(嘉興)氫能研究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的運營實體,董事長鞠全告訴記者:“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將聚焦氫能裝備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推動電解水制氫、儲運技術、燃料電池等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全力助推浙江省制造業強省建設,推動我國氫能產業的創新發展”。
看似普通的一個創新中心,背后的“野心”卻不小,憑什么?
首先是雄厚的產業實力。
作為浙江省首批發展氫能產業的試點城市之一,從2018年起,嘉興就利用豐富的石化工業副產氫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布局氫能產業。
氫能也是嘉興“135N”產業集群培育的重點產業之一,目前已聚集相關企業42家,涉及制氫、提純、儲運、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加氫站投資運營、氫燃料電池整車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嘉興氫能交通綜合創新應用項目還入選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交通強國建設專項試點,入圍氫能領域省未來產業先導區,整體發展水平和示范應用程度全省首位、全國前列。
其次是科研實力。中心的牽頭單位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是省內首家省校共建創新載體,依托清華大學科技和人才資源,如今已建立8家氫能領域相關研究平臺,涉及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氫能材料與工程等領域,還引育了一批能源動力領域院士專家、國家級人才、青年博士,并與國家電投、中電建、中石油、中海油等一批央企開展聯合攻關合作。
而早在2019年,嘉興就成立了長三角(浙江)氫能產業技術聯盟,同樣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發起組建,已匯聚長三角地區80余家成員單位,涉及制氫、儲運、關鍵核心零部件、加氫站建設、整車制造等各個環節。
嘉興此前組建了嘉興市長三角氫能產業促進會、嘉興市氫能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長三角氫安全中心等氫能技術創新研發平臺,在燃料電池電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上開展應用基礎研究、檢驗檢測和安全評估。
正是因為有這些硬核支撐,選在嘉興培育建設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適得其所,適逢其時。
(二)
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自從官宣進入培育建設名單后,想要“入伙”的企業不少,且來自全國各地的都有。
對于嘉興氫能產業來說,這是一個提能升級的絕佳契機。
如果說前面幾年是在慢慢積蓄能量,中心落地則可以看作是奮力一躍。隨著國內外產業環境的變化,目前創新載體正從單個科研院所、企業的“單打獨斗”向抱團協同作戰模式轉變,創新生態也趨向跨界、融合、協同。
制造業創新中心能橫向集中行業內龍頭企業、科研資源,集中攻關行業共性技術難題,極大地促進產業發展,甚至縱向影響產業政策,這是單家企業、科研院所或單個地級市做不了的。
比如,去年10月嘉興發布長三角氫走廊項目,旨在通過整合長三角區域內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站建設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等資源,形成一條連接上海、蘇州、寧波和嘉興的氫能走廊,推動長三角地區氫能產業鏈一體化協同發展,形成氫能產業集群。
和周邊城市能級相比,嘉興并不占優勢。落地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之后,嘉興在長三角地區氫能產業上的話語權將明顯升級。
而對于嘉興本地產業鏈上的企業來說,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的落地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中心定位是提煉企業共性需求并解決氫能“制儲輸用”核心裝備的共性關鍵技術,推動氫能產業化進程。嘉興地區現有氫能裝備企業17家,其中規上的有9家,2023年純氫能裝備工業制造產值超億元的僅2家。有了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其能帶來的行業頂級資源、技術突破,都將成為本地企業迅速發展的助力。
從產業鏈角度看,氫能裝備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不僅能夠推動氫能行業的快速發展,還能為能源轉型、工業脫碳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進一步推動區域相關產業和經濟發展。
(三)
是騾子是馬,得遛一遛才知道。
據悉,目前中心實行“公司+聯盟+專家委員會”的運營模式,其中浙華氫能公司負責日常運營、市場運作和項目管理,籌建中的國家氫能裝備產業聯盟要收集氫能裝備的研發攻關的具體共性需求,整合各方資源,而專家委員會負責把握產業和技術發展趨勢,指導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引領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從產業鏈角度分析,氫能裝備是氫能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目前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定位是提煉并解決氫能“制儲輸用”核心裝備及中試共性關鍵技術,推動氫能產業化進程。
目前,中心正在集聚全國行業內頭部資源,眼下專家委員會已匯聚了超過20位來自氫能產業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的大咖,其中院士超過半數。
而要建成引領全球氫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制造業創新中心,不能紙上談兵。針對氫能行業內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心已在全國范圍內布局建設四大基地:氫燃料電池開發測試中心及中試基地、電解水制氫裝備開發測試中心及中試基地、摻氫天然氣裝備開發測試中心及中試基地、未來能源服務站模式驗證中心。
以電解水制氫裝備開發測試中心及中試基地為例,計劃投資約6500萬元,將圍繞電解槽等核心裝備和共性關鍵技術,建設國內領先的接近生產環境的電解水制氫裝備檢驗檢測中心和中試基地。
藍圖已鋪展,然而接下來的競爭越發激烈。
氫能是熱門賽道,放眼全國,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是全國第六家省級氫能制造業創新中心,雖然具有地理區位較好、市場化和產業化程度較高、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有企業等優勢,但也存在科教資源相對薄弱、產業整體規模偏小、缺少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等劣勢。
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前行。練“氫”功,讓我們繼續走著瞧。
轉自百家號,本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8893595596115945&wfr=spider&for=pc